至此,力拓手中仅剩一座煤矿,即Kestrel,同样位于昆士兰。
在新疆南北疆更多的煤矿,伴随着信息、生物、新能源等技术广泛应用,煤炭开采的主基调已由黑色向绿色转变,开采过程也更加智能、安全、可靠。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转型升级、攻坚脱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着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阔步前行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作为我国煤炭主产区之一的新疆,正全力推动煤炭工业和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吴甲春说。去年,新疆原煤产量预计完成1.67亿吨,同比增长11%,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南疆生产生活用煤,实现了全区煤炭稳定供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人民群众对煤矿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吴甲春说,安全惠民也对新疆煤矿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今年将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教育培训、煤矿职工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准确识别和自动排除安全风险点,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加大现代化矿井投资力度,全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
2017年,新疆通过关闭退出落后产能,使全区持证煤矿平均单井规模从33万吨/年提高到57万吨/年以上,4个地区和企业集团年产量达到千万吨以上,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显著。全区共关闭退出煤矿114处、产能1163万吨/年,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但近年来,煤炭行业大力度去产能,煤电企业经历过度建设与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经济结构亦在持续变化,煤与电、两者与下游产业的关系,早已不是2014年的基准价格所能反映的了。
这意味着,只要这个基准不变,煤电联动总要以2014年的煤电供求关系反映出的价格作为调整依据。2017年前11个月,中国电煤价格指数的均值为514.15元/吨,较基准值2014年的444.44元/吨上涨将近70元/吨。但现在的煤电联动机制,是否还能胜任适应煤炭电力市场形势变化,促进煤炭电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的职责?如果严格按照规则实施,3分左右的度电成本将有很大部分被加到电力用户身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2017年煤价持续处于高位,各届纷纷吃瓜预测新一轮煤电联动该怎样分配涨价空间。
以全国均值计算,2018年标杆上网电价应较2014年基准电价上调1.7分/千瓦时而与此同时,自晋能集团表示主攻清洁能源拉开集团转型序幕之后,潞安集团、晋煤集团也相继公开宣称开启转型,分别主攻现代煤化工、燃气产业,所以山西七大煤企中至少有三家未来主业将不再是煤炭,后者至多成为辅业。
山西七大煤企将进行重组早已不是新闻,而如今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如何重组似乎也逐渐失去悬念。五、众所周知,山西省力推专业化重组旨在改变既有产业格局,所以难免会打破原来的平衡局面,这对于山西七大煤企及其他省属国企皆是如此,在此过程中自然会产生阻力。近日,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和山西燃气集团相继完成注册组建,拉开了2018年组建专业化大集团公司的序幕。四、从晋能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相继喊出集团转型的口号,再到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分别主导组建山西潞安化工、山西燃气集团,大致可以看出山西省未来的一个整合思路:既要组建大煤炭集团,但其他几家煤企的利益同样也要平衡,更何况七大煤企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产业优势,都有机会在山西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占据主动,而让其立足除煤炭以外的自身其他优势产业,并主导这些产业的专业化重组无疑是一个共赢之举,目前的山西潞安化工、山西燃气集团应该皆是此思路。
众所周知,山西七大煤企之所以能够有此称呼,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几家省属国企在上一轮山西省煤炭兼并重组浪潮中的继续攻城掠地,使自身煤炭产业规模迅速做大,在省内鲜有对手,并由原有的五大煤炭集团壮大为现在的七大煤企,很显然这几大省属国企的核心主业均为煤炭产业。从上文提到的组建大煤炭集团的趋势,再结合几家煤企明确转型以及将要进行的大规模专业化重组,山西资本圈觉得山西七大煤企未来重组之路也基本得以明晰:一,作为山西省七家最具重量级的省属国企之一,山西七大煤企未来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不用说简单的拉郎配,所以说即便七大煤企之间出现直接合并的概率存在,但也不会是大方向。二、山西煤炭资源会进一步集中,组建以动力煤、焦煤和无烟煤为主的三大煤炭集团或是大势所趋,但七大煤企之间煤炭资源的整合是个渐进的过程,由于都是各煤企原有的核心主业,牵涉利益范围较广,整合难度自然也较大,所以看似是最应该整合、最先谋划,但或许是最后完成的几大专业化重组之一。三、从目前山西国资委公布的拟进行专业化重组来看,山西七大煤企旗下除煤炭产业以外,其余主要产业基本都纳入了重组整合的范围,未来势将分解整合,所以一旦专业化重组持续落地,更多专业化大集团公司将会成立,燃气、电力、现代煤化工、焦化、煤机装备等相关产业无论是剥离集团之外还是以自己为主导进行整合,山西七大煤企旗下产业格局将会发生极大改变。
即便后来也依靠企业资源优势发展了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物流贸易、金融等其他产业,甚至形成多个产业并立的格局,但煤炭是山西七大煤企最大核心主业的格局没有丝毫改变。不过在国内掀起新一轮煤炭兼并重组的背景下,无论是打造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大型煤炭基地还是由原来的五大煤炭主导新一轮煤矿减量重组,山西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十年后,山西省煤炭业或再现大规模兼并重组),山西七大煤企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并立格局已然不合时宜,动刀省属煤企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势在必行,而专业化重组无疑是关键抓手。
其实对于资产处置这一块并不是十分复杂,除了部分可以通过股权直接划转以外,还可以通过资产置换、定增收购、混改等市场化方式予以解决,这也有利于解决参与整合企业的后顾之忧。山西七大煤企之所以会如此集中变更主业进行转型,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为更好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切实解决山西省国资国企存在的布局领域分散、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强、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使省属国企更加聚焦主业,做强做精优势支柱产业,为此山西省要求省属国企按照一主三辅的原则对各自主业进行精准定位,并专门制定了省属省属国企主辅业目录,所以在此背景下原先某些省属国企多主业并立的格局将不复存在,转型也势在必行。
山西资本圈此前也分析过(2018年山西国企国资改革十大猜想),对于山西省如何推进七大煤企重组,山西国资委虽没有直接回答,但也明确表示会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只不过是不会进行简单的拉郎配,另外还强调会结合企业主业辅业发展规划和方向,率先启动进行燃气、现代煤化工、水务投资、神农集团、焦化、煤机装备、电力、现代物流等专业化重组。但还有一块不容忽视便是省属国企领导干部和企业职工的安置,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足以解决的,如何安排和平衡足以考量主导者的管理智慧,这也是一个大课题今年以来,陕煤集团与重庆市以煤炭产能置换为突破口,共计500余万吨的煤炭从陕西运送到重庆,同时旗下陕钢集团通过重庆港口完成100万吨的进口铁矿石采购任务,开创了跨省份能源战略合作的先河。据悉,2018年陕煤集团与重庆市将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确保2018年入渝煤炭再增加350万吨,总量达到850万吨,并辐射四川、贵州等地。此后,陕煤集团启动在渝常态储煤,先后在珞璜、涪陵、万盛和合川4个基地完成50万吨静态储煤任务,并确保2017年入渝煤炭量400万吨,力争超过500万吨。截至11月中旬,陕钢集团依托这条通道,完成了100万吨进口铁矿石的采购任务,节约运费超过4000万元。
此外,双方能源战略合作也为陕西打通了铁矿石等生产资料由海入江,再由重庆港口经铁路运输进陕的快捷通道。据介绍,因陕煤集团存在大量的煤炭外输压力,而重庆市煤炭缺口大,陕煤集团与重庆市经信委于去年底签署协议,进行产能置换。
据了解,陕煤集团启动在渝常态储煤,开展以煤换钢产能置换合作,这也可以说开创了跨省份能源的战略合作先河,具体情况怎么样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陕渝煤炭战略合作的具体情况吧通过与贵州省、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积极沟通汇报,将黔电送粤电量调减至最低安全底线0.13亿千瓦时,支援贵州存煤蓄水。
全力优化调度和电网运行,确保不因电网原因影响电厂发电能力。自2017年入冬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稳中向好,社会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低温雨雪天气致取暖用电需求持续攀升,电煤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优质产能释放不足等因素,贵州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状况。
据悉,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扩大云贵水火置换规模、加强清洁能源调度、完善电煤预警机制等方面的举措,力争为解决煤电矛盾提供新的解决路径。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贵州电煤紧张状况,果断采取措施确保电力有序供应,全力保障民生用电: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反映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发布电煤预警风险24次。按照保民生、保重要用户、保重点行业的原则,严格执行错峰限电、有序用电计划等,将电煤供应不足导致电力供应紧张的影响降至最低。数据显示,自2017年入冬以来的贵州电煤供应紧张状况于近日得到缓解。
贵州于3月正式取消了减供负荷363万千瓦有序用电计划,日均进煤量大于耗煤量,各大火电厂存煤量稳步回升,电煤供应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全社会用电量持续攀升。截至2月8日,贵州火电厂存煤量从424万吨下降至292.6万吨,处于电煤红色警戒状态,部分电厂存煤量仅能维持23天,远低于7天的警戒水平,甚至面临着缺煤停机、影响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潜在风险
全力优化调度和电网运行,确保不因电网原因影响电厂发电能力。自2017年入冬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稳中向好,社会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低温雨雪天气致取暖用电需求持续攀升,电煤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优质产能释放不足等因素,贵州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状况。
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贵州电煤紧张状况,果断采取措施确保电力有序供应,全力保障民生用电: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反映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发布电煤预警风险24次。通过与贵州省、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积极沟通汇报,将黔电送粤电量调减至最低安全底线0.13亿千瓦时,支援贵州存煤蓄水。
贵州于3月正式取消了减供负荷363万千瓦有序用电计划,日均进煤量大于耗煤量,各大火电厂存煤量稳步回升,电煤供应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全社会用电量持续攀升。按照保民生、保重要用户、保重点行业的原则,严格执行错峰限电、有序用电计划等,将电煤供应不足导致电力供应紧张的影响降至最低。据悉,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扩大云贵水火置换规模、加强清洁能源调度、完善电煤预警机制等方面的举措,力争为解决煤电矛盾提供新的解决路径。截至2月8日,贵州火电厂存煤量从424万吨下降至292.6万吨,处于电煤红色警戒状态,部分电厂存煤量仅能维持23天,远低于7天的警戒水平,甚至面临着缺煤停机、影响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潜在风险。
数据显示,自2017年入冬以来的贵州电煤供应紧张状况于近日得到缓解第四方面,由于产地外运贸易需求支撑下滑,产地汽运长途及短途汽运运费纷纷下跌,汽运运费持续性下降表明市场需求回落仍在持续。
但是,就目前而言,需求回升能否持续、临时性的供给释放延后等积极因素能否改善供给宽松的整体市场格局,仍是市场信心不足的一个疑虑。第三方面,产地煤炭主要园区煤炭铁路发运量下降,本周,日发运量水平降至144万吨左右,较前期水平明显下滑。
积极因素反之,在市场消极运行过程中孕育出相对积极因素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价格下降幅度。近一周以来,鄂尔多斯产区价格下降程度呈现收窄趋势,5500kcal/kg热值煤种价格下降程度微减,5200kcal/kg热值煤种及其以下热值煤种价格下降程度大幅收窄,本周平均下降水平位于1-2元/吨之间,4800kcal/kg热值及以下煤种价格持平运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